Nature | 是什么让线粒体DNA“粉身碎骨”?一个关于核苷酸、炎症与衰老的新故事
当我们谈论衰老与疾病时,“炎症”(inflammation)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词汇。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急性的炎症是身体抵御感染和损伤的忠诚卫士;但另一方面,慢性的、低度的炎症,则如同潜伏的纵火犯,悄然无声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驱动着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和
当我们谈论衰老与疾病时,“炎症”(inflammation)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词汇。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急性的炎症是身体抵御感染和损伤的忠诚卫士;但另一方面,慢性的、低度的炎症,则如同潜伏的纵火犯,悄然无声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驱动着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和
核苷酸是生物体内一类低分子化合物,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RNA的单体,也是母乳中的主要免疫成分。
外核苷酸酶是调节细胞外核苷酸代谢的酶,将三磷酸腺苷转化为二磷酸腺苷、一磷酸腺苷,最终转化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腺苷。在神经免疫背景下,主要的外核苷酸酶是 E-NTPDase,例如 CD39 (E-NTPDase1)、NTPDase2 (CD39L1) 和 N
里约热内卢 eduardo 核苷酸 luizeduardo 2025-08-28 09:00 8
该校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城乡水资源与水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员韩晓军团队在人造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为自主人造细胞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而当现代科学揭开生命奥秘的面纱,这场跨越时空的探索进入了新纪元。在2025年4月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基因节上,北京大学李勇教授科研团队核心成员徐美虹副教授向世界公布了里程碑式成果:核苷酸在人体试验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让试验组的DNA甲基化时钟中位数年龄(生理年
2025年4月,北京大学医学部李勇教授团队在第十三届国际基因节上公布了一项重磅研究:一种存在于日常饮食中的天然物质核苷酸,在人体试验中,成功将试验组DNA甲基化时钟中位数年龄(生理年龄的重要指标)显著降低了3.08岁。